全國人大代表、寧夏交投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中衛北收費站站長 陳 燕:
從三尺崗亭到人民大會堂,“公路”始終是我關注的焦點,建議加快推動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》和《收費公路管理條例》修訂工作,完善調整收費期限有關規定,支持寧夏開展收費政策創新試點,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。
學習是實踐,思考是實踐,實干是實踐,為了更好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我要踏踏實實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提升服務上,以實際行動更好踐行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的宗旨。
堅持以大項目帶動科技創新,堅持“以我為主”強化協同創新,力爭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,努力打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原創技術“策源地”,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。
固原市將以黨中央有決策、自治區有部署、固原見行動的政治自覺,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,推動“兩個市”建設走深走實,奮力答好高質量發展、高水平安全、高顏值生態、高品質生活、高共情團結的“固原落實卷”。
今年的財政政策取向是適度加力,最關鍵的是要把錢花好、用好、用到最重要的地方,自治區財政系統將堅決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認真落實好預算報告各項安排,把錢花在“刀刃上”,確保地方財政平穩可持續運行。
我們將抓好項目這個關鍵支撐,聚好要素這個關鍵保障,增強消費這個關鍵基礎,推動實現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良性循環,圍繞擴大有效投資,開展“項目投資攻堅年”行動,加快推進1301個重大項目建設,奮力開創寧夏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
鄉村振興既要塑形,也要鑄魂,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。建議加強農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,吸引返鄉大學生、地方文藝骨干等投入基層文化工作,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多精神滋養。
不斷提高科學立法、民主立法、依法立法水平,持續拓展參與法治建設的廣度深度,推動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。
做好特色產業的“加法”、低端產業的“減法”、高端產業的“乘法”、落后產能的“除法”,突出提“智”增“綠”育“優”,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,努力建設發揮中衛優勢、體現中衛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。
有一句話說,國家的尺度就是我們的尺度,我們的開拓又何嘗不是國家的開拓!落實好全國兩會精神,關鍵是要用行動對抗焦慮、用奮斗打敗躺平、用效率戰勝拖延,創造更美好的未來。
展望寧夏教育的明天,我們努力的目標既堅定又樸素: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、全面發展;讓每一位老師爭做“大先生”;讓每一所學校都成為老百姓信任的好學校,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。
產業轉型示范市,是自治區黨委賦予石嘴山的目標定位和使命任務,我們將努力在創新驅動、產業提質、動能轉換、生態賦能等方面立標桿、作示范。聚焦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,協同推進降碳、減污、擴綠、增長,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美的美麗石嘴山。
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,加大科技創新投入與人才引進力度,支持企業、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,實施數字賦能增效行動,積極培育人工智能、數字貿易、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等新興業態,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,讓“創新之花”結出更多“發展之果”。
作為一名國際傳播領域的奮斗者,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,大力發展文化產業,提高國際傳播能力,專注創新發展,講好中國故事。
當前,科技力量正在推動健康中國建設駛入“快車道”。隨著醫療政策的不斷完善,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,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,人民的生命健康將得到更好保障。醫療科技領域取得成果來之不易,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制定相關政策,保護我國醫療科技創新成果。
承載著期盼、擔負著重任,我們為發展取得的新成績感到喜悅,因民生溫度不斷提升而倍加振奮。新時代,新使命,我將不忘初心,用心用情用力寫好履職答卷。
肩負人民期盼,共商發展大計。行走在希望的春天里,為民生幸福“鼓與呼”,為社會發展獻良策,我深感責任重大,使命光榮。我將勤勉履職、深入調研、積極協商,把群眾關心的事辦好、辦實。
一路走來,肩負責任與重托,見證了發展,聽到了民聲,看到了變化,更感到了信心。未來,我將聚焦行業發展和群眾關注的重點問題,讓腳步踏得更實、目光看得更遠,建真言、謀良策、出實招。
作為一名有著30余年執業經歷的律師,將繼續從自己熟悉的法律領域入手,發揮政協委員建言獻策、參政議政作用,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。
中醫藥文化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,我將繼續深耕這片“土地”,讓更多人民群眾“方便看中醫、放心用中藥”。
教育一頭連著民生,一頭連著發展,是千家萬戶目光所系。我將腳沾泥土、胸懷責任,為增進民生福祉盡心盡責,讓履職更加精準有效。
我們將始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強化科技成果高質高效轉化,持續推動產業創新、能源替代、行業變革,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。
我將團結帶領自治區民革黨員堅定信心、再鼓干勁,深入開展調研,積極建言獻策,立足本職崗位,創實績、建新功。
我將積極開展調查研究,反映民營企業家和界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,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,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。
我將持續關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,圍繞黃河開展系統性調研,并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參政議政工作的重點,立足寧夏,放眼全國,推動沿黃省區“手牽手”建設“幸福河”。
(寧夏日報全國兩會前方報道組記者 整理)